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液压泵;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液压泵的排油口连接;液压阀块,所述液压阀块包括具有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一支路,具有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支路和具有第二电磁阀的第三支路,且每一支路的入口均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连接;先导手柄,所述先导手柄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连接;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三支路的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的具有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一支路由控制器控制,使其压力控制更精准、迅速,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检测控制电比例溢流阀的高低压切换,实现节能效果。
公开号:CN214331284U
申请号:CN202023254092.6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孙伟;管晴晴;丁文涛;杨涛
申请人:Doosan Infracore China Co Ltd;
IPC主号:F16D65-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
[n0002] 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的集成阀装置如图2所示,第二先导泵100排出的油液经过第二过滤器200,在第二溢流阀320的作用下保持驻车所需的稳定高压力,经第三单向阀3510和第三电磁阀330的切换,实现第二制动装置600的驻车及解除功能。此高压力经第二减压阀310和第四单向阀3520的减压,保证第二先导手柄500所需的低压力,第四电磁阀340的切换实现先导压力的通断。该装载机中的第三蓄能器400虽然能在适当的时机将阀内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但是当系统突然失效时会出现安全事故。
[n0003] 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的集成阀装置的不足:一是油液始终在溢流阀处高压溢流,能耗大;二是装载机行进中驻车解除无储压部件,当系统突然失效时会出现安全事故;三是滤油器无堵塞报警,会使得维护不及时造成元件污染卡滞;四是无系统运行监测功能。
[n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的集成阀装置的能耗大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阀装置,包括:
[n0007] 液压泵;
[n0008]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液压泵的排油口连接;
[n0009] 液压阀块,所述液压阀块包括具有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一支路,具有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支路和具有第二电磁阀的第三支路,且每一支路的入口均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
[n0010]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11] 先导手柄,所述先导手柄与所述第三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12] 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13] 可选的,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
[n0014] 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
[n0015]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路包括:
[n0016] 第一单向阀,连接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之间;
[n0017] 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作为第二支路的出口。
[n0018] 可选的,所述第三支路包括:
[n0019] 减压阀和第二单向阀;
[n0020] 所述减压阀连接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第一端之间;
[n0021] 所述第二单向阀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
[n0022]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作为第三支路的出口。
[n0023]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n0024] 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
[n0025] 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
[n0026]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n0027] 多个压力传感器;
[n0028] 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一蓄能器和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n0029] 可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
[n0030] 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连接;
[n0031] 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
[n0032] 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入口连接;
[n0033] 第四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蓄能器的入口连接。
[n0034] 可选的,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接口连接;所述减压阀的泄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箱接口连接。
[n0035]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泄油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泄油口分别与第二油箱接口连接;
[n0036]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连通于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
[n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载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阀装置。
[n003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39]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电比例溢流阀的第一支路出口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由现有技术的弹簧控制改为电比例控制,控制更为精准、快速;所述控制器,通过分析各采集点的压力信息,实时调整电比例溢流阀控制压力,实现压力高低的实时切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n0040]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41] 图2表示现有技术的集成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42] 附图标记说明:
[n0043] 10-液压泵;20-过滤器;30-液压阀块;31-减压阀;32-电比例溢流阀;33-第一电磁阀;34-第二电磁阀;351-第一单向阀;352-第二单向阀;40-第一蓄能器;50-先导手柄;60-第二蓄能器;70-控制器;81-第一压力传感器;82-第二压力传感器;83-第三压力传感器;84-第四压力传感器;90-制动装置;A-第一油箱接口;B-第二油箱接口;C-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100-第二先导泵;200-第二过滤器;310-第二减压阀;320-第二溢流阀;330-第三电磁阀;340-第四电磁阀;3510-第三单向阀;3520-第四单向阀;400-第三蓄能器;500-第二先导手柄;600-第二制动装置。
[n0044]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n0045]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n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n0047]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的集成阀装置的能耗大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
[n004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阀装置,包括:
[n0049] 液压泵10;
[n0050] 过滤器20,所述过滤器20与所述液压泵10的排油口连接;
[n0051] 液压阀块30,所述液压阀块30包括具有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一支路,具有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支路和具有第二电磁阀34的第三支路,且每一支路的入口均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n0052] 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53] 先导手柄50,所述先导手柄50与所述第三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54] 制动装置90,所述制动装置90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连接。
[n0055] 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装置包括液压泵10。所述液压泵10排出的液压油流经所述过滤器20流进液压阀块30。所述液压阀块30分为三路,即从图1中的P点流经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至所述控制器70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通过输出的电信号调整压力;P点流经所述第一电磁阀33至所述制动装置90的第二支路,P点流经所述第二电磁阀34至所述先导手柄50的第二支路,这里,所述P点可以作为每一支路的入口,也可以作为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的连接点。
[n0056] 需要说明的是,该集成阀装置通过一个液压泵10,将液压油通过三个支路分别供入先导油路支路(第三支路)和驻车制动油路支路(第二支路),从而实现多个功能的控制。该集成阀装置减少了泵的使用个数,增加了装载机的组装便利性;该集成阀装置在第一支路上通过增加控制器70,可通过监测制动装置90解除压力及先导压力,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高低压切换,实现节能效果;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由现有技术的弹簧控制改为电比例控制,控制更为精准、快速;降低了装载机液压的故障概率,同时也增加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
[n0057] 具体地,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n0058] 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
[n0059] 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70连接,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实现对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对溢流阀的控制由弹簧控制的精准度低的问题;所述第一支路的电比例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使其第一支路的控制更为精准、快速。
[n0060]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路包括:
[n0061] 第一单向阀351,连接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一端之间;
[n0062] 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端作为第二支路的出口。
[n0063]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路作为驻车制动油路支路;所述第一单向阀351连接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一端之间,第一单向阀351防止阀外的液压油通过接口回流向阀内,保证了整个集成阀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端作为第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制动装置9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3用于控制油路通断,通电对应驻车制动解除,断电对应驻车。
[n0064] 具体地,所述第三支路包括:
[n0065] 减压阀31和第二单向阀352;
[n0066] 所述减压阀31连接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52第一端之间;
[n0067] 所述第二单向阀352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一端连接;
[n0068] 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二端作为第三支路的出口。
[n0069]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路作为先导油路支路;所述减压阀31输出的压力为较低压力,所述第二支路的驻车制动解除所需的压力为高压力;所述第二单向阀352连接于所述减压阀3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352防止阀外的液压油通过接口回流向阀内,保证了整个集成阀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第二电磁阀34用于控制先导油路的通断,即第三支路的通断,通电第三支路通油,断电第三支路切断。
[n0070] 可选的,所述集成阀装置还包括:
[n0071] 第一蓄能器40,所述第一蓄能器40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51和所述第一电磁阀33之间;
[n0072] 第二蓄能器60,所述第二蓄能器60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35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4之间。
[n0073]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能器40作用为驻车制动解除提供备用能源,可以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行车的车辆瞬间刹车事故,同时它还可以吸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在切换瞬间的冲击力,以实现保护元件的作用;所述第二蓄能器60为先导压力提供备用能源,并且可以吸收所述集成阀装置的冲击力,以实现保护元件的作用;该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一电磁阀之间多增加一个蓄能器,使得驻车解除更安全稳定。
[n0074] 可选的,所述集成阀装置还包括:
[n0075] 多个压力传感器;
[n0076] 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0、所述第一蓄能器40和所述第二蓄能器60连接,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器70连接。
[n0077] 该实施例中,所述集成阀装置中配置多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关系如上所述,所述控制器70通过分析多处压力信息,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压力等级。
[n0078] 具体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
[n0079] 第一压力传感器81,与所述过滤器20的入口连接;
[n0080] 第二压力传感器82,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n0081] 第三压力传感器83,与所述第一蓄能器40的入口连接;
[n0082] 第四压力传感器84,与所述第二蓄能器60的入口连接。
[n0083] 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70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压力等级的控制逻辑为:最高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83处的压力;当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83的压力到达驻车解除的最低压力时,所述控制器70输出大电流,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为高压力;中优先级:控制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处的压力;当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处的压力高于驻车解除要求最低压力,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处的压力低于所述减压阀31的设置压力时,所述控制器70输出电流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为较低压力;低优先级:当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83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处的压力均满足第一预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70调整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为最低压力。
[n0084] 所述控制器70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压力等级的控制逻辑还包括:液压系统运行监测: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1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2的压差超过第二预设定值,所述集成阀装置报警提示更换液压滤芯;当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83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的压力满足设计要求时,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2压力过高或过低,确定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为故障状态;当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83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84的压力持续过低,系所述集成阀装置报警,提示排查整个装置。
[n0085] 该实施例中增加控制器70,通过分析各采集点的压力信息,实时调整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控制压力,实现压力高低的实时切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该实施例在所述过滤器20的入口、出口增加传感器,所述控制器70通过信息采集,既可以通过压差判断滤芯的使用寿命,提醒客户及时更换滤芯,又可以实现压力异常报警,提供给客户故障信息。
[n0086] 可选的,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所述减压阀31的泄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
[n008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所述减压阀31的泄油口与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和所述减压阀31保证了油压过高时,将液压油排至油箱,从而维持阀内的液压油流量的稳定和压力的稳定。
[n0088]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泄油口、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泄油口分别与第二油箱接口B连接;
[n0089] 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端连通于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C。
[n009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泄油口、第二电磁阀34的泄油口分别与第二油箱接口B连接。第一电磁阀33和第二电磁阀34可以控制其泄油口的通断,实现进一步调节经过其油压的作用。该集成阀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端,即第三支路的出口连通的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C,所述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C为测试集成阀装置的进入先导油路的油压提供简便的接口,使得测试更加方便和快捷。
[n0091] 该集成阀装置在保证了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使得泵提供的液压油不仅供给先导系统,同时供给转向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节省了资源,降低液压系统的成本;同时所述集成阀装置通过增加控制器,通过分析各采集点的压力信息,实时调整电比例溢流阀控制压力,实现压力高低的实时切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驻车制动油路增加蓄能器,即第二支路增加蓄能器,不仅可以为驻车解除提供备用能源减少压力的冲击,而且可避免在装载机行驶过程中因系统故障造成突然刹车;过滤器入口、出口增加传感器,控制器通过信息采集,既可以通过压差判断滤芯的使用寿命,提醒客户及时更换滤芯,又可以实现压力异常报警,提供给客户故障信息。
[n009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阀装置。
[n0093]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载机是包括上述集成阀装置的装载机,上述集成阀装置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装载机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n0094]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n0095]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泵(10);
过滤器(20),所述过滤器(20)与所述液压泵(10)的排油口连接;
液压阀块(30),所述液压阀块(30)包括具有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一支路,具有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支路和具有第二电磁阀(34)的第三支路,且每一支路的入口均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连接;
先导手柄(50),所述先导手柄(50)与所述第三支路的出口连接;
制动装置(90),所述制动装置(90)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包括:
第一单向阀(351),连接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第二端作为第二支路的出口。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包括:
减压阀(31)和第二单向阀(352);
所述减压阀(31)连接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52)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二单向阀(352)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二端作为第三支路的出口。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蓄能器(40),所述第一蓄能器(40)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51)和所述第一电磁阀(33)之间;
第二蓄能器(60),所述第二蓄能器(60)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35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4)之间。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多个压力传感器;
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0)、所述第一蓄能器(40)和所述第二蓄能器(60)连接,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器(70)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81),与所述过滤器(20)的入口连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82),与所述过滤器(20)的出口连接;
第三压力传感器(83),与所述第一蓄能器(40)的入口连接;
第四压力传感器(84),与所述第二蓄能器(60)的入口连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2)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所述减压阀(31)的泄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箱接口(A)连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磁阀(33)的泄油口、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泄油口分别与第二油箱接口(B)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34)的第二端连通于先导油路压力测试口(C)。
[0010] 10.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阀装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602385B|2014-04-16|一种驻车制动系统及工程机械
US20080112818A1|2008-05-15|Auxiliary Energy-Accumulation And Flow-Enhancement Device For Hydraulic System Of Concrete Pump
CN214331284U|2021-10-01|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
CN101629546B|2011-05-25|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集成液压制动系统
CN203427875U|2014-02-12|重型商用汽车转向系统
CN104061193B|2016-07-06|多轴重型工程机械的鼓式制动液压系统
CN108561461B|2020-03-27|一种多功能集成的叉车液压系统
CN201882141U|2011-06-29|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转向液压集成系统
CN202441539U|2012-09-19|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液压制动装置
CN211765479U|2020-10-27|一种液压制动系统
US20100129250A1|2010-05-27|Auxiliary energy-accumulation and flow-enhancement device for hydraulic system of concrete pump
KR970070584A|1997-11-07|전기 유압 제어밸브
CN209127965U|2019-07-19|一种液压升降平台
CN211594928U|2020-09-29|一种半自动充液阀式叉车动力行车制动系统
CN111038579B|2021-06-08|一种电驱底盘转向控制阀组控制装置
CN214033871U|2021-08-24|一种驻车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CN211594929U|2020-09-29|一种电动叉车液压驻车制动系统及电动叉车
CN214194736U|2021-09-14|一种电控控制系统和挖掘机
CN111217295A|2020-06-02|一种半自动充液阀式叉车动力行车制动系统
CN203247022U|2013-10-23|一种汽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装置
CN214689440U|2021-11-12|一种制动阀组
CN214355962U|2021-10-08|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及车辆
CN211202518U|2020-08-07|一种强制冷却的制动系统
CN212098809U|2020-12-08|电液制动系统和工程车辆
CN209904737U|2020-01-07|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紧凑式辅助制动控制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54092.6U|CN214331284U|2020-12-29|2020-12-29|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CN202023254092.6U| CN214331284U|2020-12-29|2020-12-29|一种集成阀装置和装载机|
[返回顶部]